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

商概07-03徵才與訓練

7-3.1員工招募(Recruiting)-選才

意義

企業依業務需要,透過各種管道,於應徵者中甄選最適當的人才來擔任工作的過程。

程序

1.審查申請表。

2.舉行測驗。

3.查核背景資料。

4.面談。

5.健康檢查。

6.人力資源部門建議。

7.主管部門批准。

8.任用分派。

甄選

原則

1.公平、公正、公開。

2.因事設人,而非因人設事。

3.適當的甄選標準。

4.募集對組織有長期貢獻者。

5.內舉優先於外聘。

人才

來源

1.內部來源:

 (1)方式:

  A.工作告示。

  B.人事紀錄。

  C.平調/升遷。

 (2)優點:

  A.不需太多的訓練,可節省訓練費用。

  B.激勵士氣,鼓舞員工充實知識、技能,以待晉升的機會。

  C.較能掌握被提拔者的才能,判斷是否適任新職位。

 (3)缺點:

  A.無法帶進創新的觀念與作法。

  B.組織內部員工對升遷可能產生明爭暗鬥。

  C.若遇大量職位出缺,內部人才可能不足供應。

2.外部來源

 (1)方式:

  A.媒體廣告。

  B.網路徵才。

  C.就業服務機構。

  D.職業訓練機構。

  E.校園徵才。

  F.現職員工介紹。

  G.挖角。

  H.毛遂自薦(walk-ins)

  I.人力派遣。

 (2)優點:

  A.外部人員會運用新知識或技術,有利於組織內部的革新或創新。

  B.可保持組織人力結構的常新,不致於老化。

  C.吸收優秀人才,協助組織完成任務。

 (3)缺點:

  A.外部員工需要時間了解內部運作模式,須花費較多的訓練時間與成本。

  B.員工認為公司升遷管道有限,導致流動率提高。

  C.內部員工減少晉升機會,影響工作情緒與績效。

甄選

方法

1.考試:

 (1)以筆試為主,面試為輔。最公平、最常用的方法。

 (2)客觀公平,較能測出應徵者的實力。

 (3)無法測知品德操守。

2.測驗

 (1)智力測驗(學習能力測驗):衡量應徵者的智力水準與學習能力。

 (2)成就測驗(技能測驗):衡量應徵者的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。

 (3)性向測驗:衡量應徵者未來發展的潛在能力。

 (4)性格測驗:衡量應徵者的人格特質(合作性、服從性、領導能力等)

 (5)體能測驗:衡量應徵者的體能狀況。

 (6)實做測試。

3.面試:面對面交談,了解應徵者的學經歷、才能、人格特質等。

4.()薦:

 (1)由社會賢達舉薦合適人選。

 (2)較適用於甄選中、高階管理人員。

 

7-3.2員工任用(Placement)

意義

安排員工至工作職位上。

對象

1.新進員工。

2.現職員工的升遷、調動。

依據

1.甄選或訓練的結果。

2.工作分析的紀錄。

3.員工的意願。

4.部門主管的意見。

 

7-3.3員工訓練(Training)-育才

意義

透過計畫性、組織性的方法,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巧,協助員工發展及改善績效。

目的

1.傳授工作經驗。

2.提升員工素質。

3.提高生產效率。

4.降低職業災害。

5.提升整體戰力。

6.培育儲備人才。

7.協助員工規劃未來的發展。

類型

1.職前訓練(Pre-Work Training):又稱為始業訓練

 (1)意義:針對新進員工的養成教育。

 (2)重點:工作所需的知識與技能、工作環境的熟悉及企業政策、規章與文化之認識。

 (3)方式:

  A.建教合作:學生在學校就讀,也到企業實習工作(領有薪資),畢業後,可留該企業任正職。

  B.開班講習:企業設立訓練單位,針對新進人員開班講習,學習專業技能與知識。

  C.現場實習:由指導人員陪同新進員工,在工作現場實地練習。

2.在職訓練(On-the-Job Training, OJT):又稱為職內訓練

 (1)意義:員工在職期間參加企業內部或外部所舉辦的訓練。

 (2)重點:新知識、新方法、新技能等訓練。

 (3)方式:

  A.學徒訓練(Apprentice Training):又稱見習制或教練制,由資深人員指導與傳授經驗,培養專業能力。

  B.短期講習:當採用新設備、新技術或員工調職時,為使員工適應新的工作方式或新環境的訓練。

  C.研討會式訓練(Colloquium Training):透過座談、研討方式,針對特定主題進行溝通討論。

  D.專家講授式訓練(Expert Training):邀請專業人士講授管理技巧與知識。

  E.進修充電:資助員工到學術機構進修,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或管理技巧。

  F.觀摩考察:派遣員工到技術先進的地區或單位觀摩考察,提升員工的經驗與見識。

3.職外訓練(Off-the-Job Training, Off JT):又稱為進階訓練

 (1)意義:員工暫時離開現職至外界機構(學術機構、企管顧問公司)參加期間較長的訓練。

 (2)重點:管理知識的訓練,培育中、高階管理人才。

 (3)方式:

  A.演講

  B.分組討論:將員工分組,分別討論講師事先規劃的問題,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  C.分組競賽式訓練(Group-Contest Training):又稱為經營競賽訓練(Management Contest)將員工分組,依照企業實際情境,擬定管理策略決策,使各組間相互競爭,決定勝負,並能獲得回饋。

  D.角色扮演式訓練(Role-Play Training)假設的情境中,扮演假想的角色(銷售、管理),目的在修正員工態度,發展優良的人際關係(同理心)、履行應盡的義務。

  E.個案研究(Case Study):蒐集有效、完整的個案資料,進行全面而深入研究,目的在揭示個案形成的變化特點、規律,以及影響個案發展的因素,進而提出因應對策。

  F.影片及錄影帶教學:透過影視媒體,清楚地呈現出不容易在其他訓練方法展示的技能。

 

7-3.4員工發展(Development)

意義

提供員工管理知識及態度塑造,協助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與具備未來升遷的能力。

重點

員工長期職業生涯的成長。

方式

1.工作輪調(Job Rotation)讓員工輪流從事不同的工作,以吸收不同知識與經驗,擴張專業領域。

2.參與管理(Share Management):讓低、中階管理者參與高階管理者的經營策略、政策之制訂與規劃。

3.代理制度(Representation System):由低階部屬暫時代理上階職位,以磨練管理能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