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

商概07-02人力資源規劃

7-2.1人力資源規劃(人力規劃)

意義

依企業發展的需要,將人與事之間做最適切的配合,使人力能最有效的運用,以達成組織目標。

目的

1.符合業務需要。

2.合理分配人力。

3.降低人事成本。

4.滿足勞資雙方需求。

工具

工作分析、工作評價、職位分類與工作設計。

※人事比率: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人數與員工人數的比率。

 

7-2.2工作分析(Job Analysis);又稱職務分析

意義

將企業中各項工作的任務、責任、性質及工作人員的資格條件等項目,予以分析研究作成工作說明書(Job Description)工作規範(Job Specification)兩種書面紀錄,做為員工招募、訓練、晉用、考核、升遷的依據。

工作分析可使員工了解工作內容,並可做為工作評價的基礎

內容

6W1H

What

工作內容,要做什麼?

Why

工作目的,為何要做?

When

工作時間,何時開始?何時完成?

Where

工作地點,要在何處進行?

Who

工作人選,由誰做?參與成員有誰?

Whom

服務對象,為誰做?

How

工作方法,如何做?

步驟

1.擬訂工作分析計畫

2.設立專責單位

3.蒐集資料

4.分析資料

5.編寫書面報告

 (1)工作說明書:工作本身的說明(工作名稱、工作摘要、職責、工作地點、工作時間、工作所需設備),為制定工作規範的依據。

 (2)工作規範:工作者的能力要求(教育程度、工作經驗、工作技能、人格特質)

方法

1.觀察法(Observation):實地觀察。適用於身體勞動、內容固定的工作。

2.面談法(Interview):面對面談話。屬於輔助性方法,宜與其他方法合併使用。

3.問卷法(Questionnaire):填寫問卷。最普遍、常用的方法。

4.工作日誌:填寫工作日誌。易受員工主觀認知影響。

5.實作法:分析人員實地參與作業。分析人員須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。

6.綜合法:同時使用兩種以上方法。

注意

事項

1.降低干擾,取得員工支持。

2.注重參與者感受。

3.適時調整分析內容。

4.注意隱密性與法律問題。

5.組織全員共同參與。

 

7-2.3工作評價(Job Evaluation):又稱工作分等

意義

依據工作難易程度、責任輕重、所需能力高低等項目,評定工作價值的高低,做為薪資計算的標準,是工作分析的延伸

目的

使員工在同工同酬的基礎上,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。

程序

工作分析→工作說明書、工作規範→工作分級→工作評價

方法

非量化

1.排列法(Ranking Method):選定標準,將每項工作的性質、難易度、責任輕重等因素依序完成高低等級的排列。是最傳統的方法,適用於規模較小的公司。

2.分級法(Scaling Method):預先制定工作等級量尺,再依照工作說明書中的工作,將工作區別等級並加以歸類。適用於大規模、員工人數較多的企業。

量化

1.點數法(Point Method):又稱為評分法。事先列出評分因素,如工作條件、技能、責任等,其次決定各因素所對應的「點數」,接著加總分數以評定等級,最後依分數的高低核定薪資級數。是企業最常使用的方法。

2.因素比較法(Factor Comparison Method):是排列法的改良,排列法採單一因素來評分,因素比較法是以多項因素來加以評分,例如先以所需學歷、專長來評定各工作的價值,再依所需技術水準做為評定基礎,以此類推,最後將每一個工作的單項價值加總,即可核算出每個工作的價值與對應薪資。

 

7-2.4職位分類(Position Classification)

意義

依照職位的工作性質、責任輕重、難易程度、及所需資格條件,加以分析評價,做成有系統的分類與排列。

目的

使人力資源有效分配,以達到人盡其才、權責分明及同工同酬目標。

區別

職位分類為非操作性(職位高低)的薪資給付依據。

工作評價為操作性(工作性質)的薪資給付依據。

 

7-2.5工作設計(Job design)

意義

制定工作的內容、方法與型態的過程,也是改變工作職責及工作關係的過程。

目的

提高員工生產力與達到員工滿足的雙重目標。

原則

1.統整性

2.發展性

3.前瞻性

方法

1.工作專業化(Job Specialization)將工作劃分為單一的、標準化與專業化,提高工作效率。

2.工作標準化(Job Standardization)

 (1)說明:工作內容、條件、要求、程序等,都有一定的標準。

 (2)優點:讓員工依循相同標準,不易出錯。

 (3)缺點:工作內容標準一致化,缺乏應變彈性。

3.工作簡單化(Job Simplification)

 (1)說明:將複雜的工作分為數個較簡單的工作單元,由不同的員工負責。

 (2)優點:員工不需太多訓練,專業分工效率高。

 (3)缺點:員工容易因工作單調而產生厭煩,導致生產力下降。

4.工作擴大化(Job Enlargement)

 (1)說明:水平工作領域的擴大,在員工現有的工作上增加同類型的工作項目,但工作難度與職責並無太大的改變。

 (2)優點:克服工作上缺乏變化的問題,消除工作單調與枯燥的感覺。

 (3)缺點:員工不易對工作產生挑戰性與意義感。

5.工作豐富化(Job Enrichment):又稱為工作充實化

 (1)說明:垂直工作領域的擴大,增加員工的工作項目,賦予員工更多的權限與職責。

 (2)優點:賦予較大的責任,員工經由工作本身(工作內容)的挑戰,提高工作的滿足感。

 (3)缺點:企業會增加成本負擔(薪資調漲或訓練費用)

6.工作輪調(Job Rotation)

 (1)說明:在一定的訓練計畫指導下,使員工在不同的職位或部門,輪流從事不同的工作。

 (2)優點:員工能累積多種工作的知識與技能,增進員工對組織相關工作的了解而成為多能工。

 (3)缺點:企業會增加成本,員工剛調到新職位,生產力易降低,若非自願輪調問題更多。

未來

目前已有企業(如:銀行)走向職位虛擬化(Job virtualization),未來的工作設計應著重於組織核心能力(Core Competency)的建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